從銀川市公安部門接到的大量報警求助中不難發現,三類老人成走失高危人群:有的老人患有老年痴獃或精神疾病;有的老人年紀太大,記憶力減退,辨識能力差;還有的是為了照顧孫子孫女,從農村地區遷入子女所在城市生活的老人。當他們熟悉的參照物發生了變化,面對這個既陌生又熱鬧的環境時,獨自外出外接式硬碟的老人就很可能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
   走訪:
   老褐藻醣膠功效人也需要關心和關註
   “人老了真的需要家人多關心。”3月21日,家住石嘴山市惠農區金福小區的秦女士向記者講述了她的經歷。幾天前,秦女士從早市買菜回家,在小區8號樓前,網站優化看到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坐在路邊。因覺得老人眼熟,秦女士上前詢問得知老人只記得家住14號樓,可因為頭暈怎麼也找不到家。於是秦女士把老人扶起,送到了14號樓前。
   “我當時把老人扶到14號樓時,就有人認出了她,管她叫袁大娘,今年72歲。”秦室內裝潢女士還聽到老人的鄰居開玩笑,“哎呦,‘老糊塗’又找不著家被人送回來了”。
   記者隨機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平日忙於工作,沒能顧及老人的生活和安全問題。年近50歲的閆先生告訴記者,他這個年紀,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又很忙,根本不可能每天守著老人。自從母親過世後,他父親就明顯不愛說話了,總一個人坐著發獃。最近一年間,父親說話總是msata顛三倒四,隨手放的東西就找不著,越是想不起來越愛發脾氣,一個人出門不小心就走失。他覺得父親除心情不好外,明顯開始糊塗,但平常也沒什麼好方法來照顧他,就只能把父親當成“老小孩”。
   警方:
   70歲至90歲老人最“迷糊”
   其實,跟袁大媽和閆先生的父親一樣,出門就記不起回家路的老人還有很多。銀川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指揮調度科副科長王鳳軍介紹,在110接到報警求助的電話當中,七成以上是70歲至90歲的老年人,而這些老年人中患老年痴獃等疾病的老人又超過六成。“記憶力不好或意識不清的老人,有的完全想不起個人信息,即使被好心人發現,也沒法和其家人取得聯繫。”王鳳軍說,銀川海寶小區一位老人是轄區派出所的“常客”,民警幾乎都認識他,因為老人記憶力減退,出門後總是找不到家。記者從銀川市救助管理站瞭解到,在幫扶、救助的走失老人中,患有老年痴獃所占的比例也比較高。
   醫生:
   多做精細動作鍛煉大腦可防病
   “老年痴獃症的學名叫阿爾茨海默病,隨著寧夏老齡化程度加深和老人年紀的增長,老年痴獃發病率也會逐步增高。”3月21日,寧醫大總院心腦血管病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範學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實情況是,多年來人們往往“疼下不疼上”,對家中老年人的關愛比較少,總認為人老了“糊塗”是正常現象。正因為人們對老年痴獃不瞭解,部分老人認為“痴獃”這一說法帶有貶義,並從心理上予以排斥,所以當意識到老人患病時,已到了老年痴獃中晚期,加之老年痴獃屬於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受治療費用高、見效較慢等因素影響,真正到醫院就診的老人少之又少。
   “這時候,就需要家屬平時對老人多留意、多觀察、多發現,及早前往醫院進行測評和治療能有效地延緩發病期。”範學文說,通過建立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好的精神狀態,有意識地多做精細動作和大腦功能的鍛煉,加強與人溝通等,都能間接起到預防老年痴獃的作用。當然,也需要家庭和社會對老年人更多地關註與關愛。
   ■相關鏈接
   如何判斷老年痴獃症?
   範學文說,老人是否出現老年痴獃早期癥狀,可通過以下方面來觀察。
   ★是否有明顯的記憶力減退癥狀,尤其是近記憶力減退。比如,老人很難想起午飯時吃了什麼,此前放好的東西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放在哪裡,但對於多年以前的某些事情卻記憶猶新。
   ★計算能力和認知力下降。比如,平常精打細算的老人,買東西時總是算錯錢,出門轉悠後又找不到家,甚至在自家無法分辨或找到卧室。
   ★註意情感方面是否有了變化。比如,平常喜歡孩子、疼愛孩子的老年人,對孩子、親人關心越來越少,反而對自己關註越來越多,自私而固執等。
   ★觀察老人的性格是否改變。比如,平時比較開朗的人,逐漸變得沉默寡言,不喜歡與人交流,經常一個人發獃等。
   本報記者 趙銳 李輝  (原標題:三類老人成走失高危人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x79sxmn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